□胡连军
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用故事累积而来的,有的记忆清晰,印象深刻,就容易回味,一辈子都不容易忘掉;有的记忆浮浅,印象自然模糊,甚至还没来得及对记忆进行整理,就淡忘了。无论记忆的多与少,长与短,都是真实存在的。能留存在每个人记忆底板的故事一定是有快乐的,有苦涩的,但都留在了记忆的长河里。在我认为,我的童年几乎是在调皮捣蛋中度过的。
堵烟筒
我的老家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,小山村里写满了故事,我在故事会中长大。小的时候,虽然小山村户数不多,但家家情况我了如指掌。有人说,山村孩子多寂寞,而我们则是在热热闹闹和吵吵闹闹中度过的。记得那一年,张铁蛋子家的土房,前房檐因雨水冲刷,房檐的泥土和谷草掉下很多,不少椽子裸露在外边,就像一个掉了几颗牙的老人,离老远看,好像好久都没有人居住的感觉,也倍感唇亡齿寒的含义。第二年的春天,张铁蛋请来了不少邻居帮忙,“蘸”房檐,把前一年秋天在生产队挑好的谷草,捋了又捋,用铡刀齐刷刷地将谷草根部切去一块,然后把这些谷草摆放在椽子上事先订好的一排木板上,在谷草上压一层土,再抹上黄泥,这样房檐就“蘸”好了。刚刚用谷草“蘸”过的房檐,整个房子立刻“精神”起来。随之而来的是,鸟也爱在这里搭窝。到了冬季,这里就是我和小伙伴掏鸟的好去处。有一天晚上,我和小伙伴们,偷偷地从他家的后院翻墙,再通过一个由石头板立成的小脚门过去,便来到了前房檐下,当我们悄悄地用手电筒照一下房檐,嗬!这些鸟专找暖和的地方呆,我们瞄准了两个鸟,用手中的棍子一撮,两小鸟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,就一命呜呼了,移走木棍,两只小鸟就掉在了眼前。再往前走,又有两只,我们举着木棍,悄悄地靠近小鸟,当我用木棍去捅小鸟时,由于用力过猛,偏偏脚下有冰,一滑,木棍捅到椽子上,声音很响,再加上脚下滑,脚向后使劲,身体向前倾斜,木棍又滑向张铁蛋家的窗户,捅坏了人家的窗户纸。这突如其来的响动,惊动了屋里的张铁蛋。张铁蛋向窗外飞奔,我们哪还敢“恋战”,爬起就奔后脚门,我和同伴跑到小脚门时,我俩几乎同时到达,由于小脚门的石板较高,我俩同时向上一蹿,结果坏了,我俩一用力,小脚门的石板也要惩罚我们,石板向我们俩压了过来,还来不及爬出来,就被张铁蛋逮个正着,不由分说,一顿拳脚让我俩品尝了一次皮肉之苦。似乎很委屈的我们哭着走出了张铁蛋家的大门,但这事哪敢和家长说,说后还是一顿胖揍。于是我俩擦干眼泪,坚强起来,决定效仿电影《小兵张嘎》中的堵烟筒的招法,以此报复张铁蛋。我俩说干就干,我回到家,把白天骑驴用的破麻袋片子取来,用麻袋片子包一些谷草,我俩又返回到张铁蛋家,由于地形掌握的较熟,我一个人爬到他家的房顶上,把麻袋片子和包着的谷草塞进了烟筒里,为了让主人一时看不出堵烟筒,我又用手把麻袋片子向烟筒里多塞了一块,弄好后,悄悄地回到了地面,我俩悻悻地回了家。第二天我俩起个大早,老远看着他家的情况。张铁蛋家是夜猫子,天天起得早,只见张铁蛋的妻子倒灰、抱了一大抱毛柴,不大一会儿,她又跑了出来,呛得上气不接下气,我俩一看,见到了效果,心里别说有多高兴了。张铁蛋以为早晨气压低,多烧一会儿就好了,于是他用鼓风机吹,越吹屋里烟越大,全家人大清早被呛得全跑了出来。可张铁蛋还是没想到有人堵烟筒,还在用鼓风机吹,结果一关门,炕“打枪”了,愣是把炕头的石板给蹦起来了。无奈之下,全家人早饭都没吃上,张铁蛋只好找搭炕的师傅,开始修理炕。等修好炕时已经接近中午,又用烧柴烧了一下,结果还是那样,有经验的老师傅让他去看看烟筒,张铁蛋上了房一看没啥两样,他就冲房下喊,烟筒也没啥啊?老师傅说,你用烟筒杆子捅一下,结果刚把烟筒杆子放进去一截,他就发现了问题,于是让房下的人拿一根铁条“威”成钩,他小心翼翼地将破麻袋片子钩出来,他一边钩一边骂,小屯家家户户都听到了,可我俩还在自言自